肛門狹窄就是肛門和肛管直徑變小,糞便通過困難,大便性狀變細,排便時肛門疼痛,客觀檢查肛門不能順利通過食指,肛門狹窄有先天性和后天性狹窄兩種。
肛門狹窄多為先天不足和外傷后所致。肛門狹窄的病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先天性肛門畸形:在胚胎中,直腸與腸管之間的肛門直腸膜發育失常,生后此膜尚未消失或開裂不全,形成肛門閉鎖或肛門狹窄。生后肛門閉鎖處理不當,往往形成狹窄。
2.肛門、肛管炎癥:慢性炎癥或潰瘍粘連,瘢痕形成攣縮,是常見的病因。肛門平時收縮,如有炎癥或傷口,收縮更緊。容易粘連,造成狹窄。
3.肛門肛管的局部損傷:因肛門部受到外傷、燒傷、燙傷、藥物腐蝕、分娩時會陰的裂傷、肛門部手術(如內外痔切除術時,切除皮膚過多或內痔、混合痔的注射及結扎和肛瘺、肛周膿腫手術等)生成瘢痕,從而形成肛門狹窄。
肛門狹窄的臨床表現是由其臨床特點決定的。
①排便困難:由于肛門狹窄,肛門有環狀瘢痕,肛門缺乏彈性,即缺乏伸縮性,從而使較硬或較粗的糞便不易通過。
②疼痛:由于糞便通過困難,排糞便時經常導致肛管裂傷,從而出現持續性鈍痛。也可在排糞便后出現持續性劇痛,甚至長達數小時。
③出血:肛門彈性差,糞便通過肛門時,使肛管皮膚裂口而出血。
④肛門瘙癢:因裂口致分泌物增加,引起肛門瘙癢和皮炎。
⑤糞便形狀改變:肛門狹窄,排便困難而便秘,服瀉藥后,糞便可成扁形或細條狀,且自覺排便不凈,即使排便次數增加,也多為少量稀便排出。
⑥肛門失禁:肛門狹窄,纖維化,瘢痕形成,從而使肛門失去良好彈性。一方面表現為肛門狹窄,另一方面表現為肛門收縮功能差,即肛門失禁,漏出糞便或分泌物。
病人肛門部曾發生過炎癥、做過手術和進行過注射治療,或用過腐蝕藥物的病史。結合指檢可見:肛門或肛管狹小,不能通過手指有時摸到堅硬環狀狹窄的纖維帶或管狀狹窄。肛門部常有糞便或分泌物,有時有淺的裂口,應與肛裂引起的肛門括約肌痙攣和老年性肛門梳硬結相鑒別。
肛門狹窄的治療
1.內治法
出現輕度狹窄,大便困難,腹脹、腸鳴或便秘者,屬于氣機不暢,腸燥熱結,治宜寬腸理氣,潤腸通便,給予潤腸丸加減;如腹脹、腸鳴,舌淡、苔白,脈數,用翻肛散;如大便秘結,腸燥津少,口干,舌淡紅,苔薄黃,脈數者,給予麻仁丸。
2.外治法
擴肛療法:適用于肛門或肛管輕度狹窄。
3.手術治療
(1)擴肛術:適用于肛門或肛管輕度狹窄,病人取側臥位或截石位,局部常規消毒,肛門周圍浸潤麻醉,在肛門后正中線上,切開肛管皮膚和一部分括約肌,使肛門擴大,能順利通過食指。
(2)放射切口瘢痕松解術:適用于肛門和肛管輕、中度狹窄。
肛門狹窄治療中較重要的還在于預防,包括避免過多損傷皮膚粘膜及括約肌以保證術后肛管直腸的正常容積。
重慶嘉華婦產醫院
2016-05-07